演奏會由演奏台右側第一位音樂家起的音, 其他的音樂家都在注視他的動作, 雖然演奏台左側第一位的俄羅斯音樂家看起來更有型, 而且那一般才是樂團首席的位置, 但觀察了一陣子之後, 我確定了右側的是首席, 再一陣子才確定, 左側第一位是第二首席, 非常有趣味的安排.
言歸正傳, 到底是什麼事情困擾了我的音樂欣賞?
當然是12把大提琴啊!
12把在演奏台成U型一字排開的大提琴, 一下我拉, 一下你拍, 一下左邊主奏, 一下右邊副歌, 眼睛不斷的快速交換下, 嚴重的打擾了對音樂本身的聆聽樂趣, 這種經驗是我未曾遭遇過的, 隨著演奏不斷的進行, 著實困擾又找不出好的調整方法, 十分鐘後, 我放棄了.
"不要這麼累, 一場水準這麼高, 演奏技巧這麼優的音樂會, 不該是如此的被打折扣!"
於是我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 而這個決定似乎是個非常好的idea, 它不但解決了我無法專心, 嚴重被打擾的問題, 甚至還帶給我全然不同以往的聆聽經驗以及極大的樂趣.
一個很簡單的動作 -- 我閉上了我的雙眼.
就在雙眼闔上的當下, 打由心底我開心的露出了一個大微笑, 困擾不見了! 而且更棒的是, 視覺的干擾拿掉後, 全身的注意力就全轉往聽覺發展, 大腦只要專心解析連串跑進耳朵內的音符就好了, Great!
一個超立體聲的音響系統效果馬上出現, 這該是全世界最棒的耳機了, 一串串的音符, 左邊, 右邊, 從左邊到右邊, 再從右邊跑回左邊, 中央偏左的傑出間奏... What a wonderful world~
不知道台上的音樂家們會不會看到一個在音樂會一開始, 就閉目養神還偶爾搖頭晃腦的聽眾, 但我實在太開心了, enjoy 在黑暗恬靜的音樂世界裡, 只在音符的改變或非常好奇的時候, 睜開眼睛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真是非死不可的讚!
這場音樂會本身, 世界頂尖柏林愛樂音樂家的演奏及註釋水準無庸置疑, 除此之外, 還有幾個令人既驚訝又驚喜的收穫, 第一是大提琴本身所能展現出來的音色實在令人睜目結舌, 除了一般熟悉的高低音, 用手指撥絃, 拍打音箱不同部位所發出的節奏音, 跳弓打絃及手指微搭弦絲所發出的奇特汎音之外, 大提琴竟還能發出一種空虛詭譎, 類似玄疑鬼怪電影或緊張驚悚片會拿來的當背景音效的旋律音 (非常類似去彎曲掰弄鋸子所發出的聲音), 有些音律甚至帶著 new age fu 的金屬效果, 猜想應當是汎音技巧造成, 只是這個音域恰巧不是我熟悉的, 所以感覺非常奇異, 而且這種聲音我從來也沒跟大提琴有連想, 當下就有: 喔~ 原來是大提琴搞的鬼! 的感覺.
另一個引起我注意而且非常有趣的技巧, 是演奏的音樂家們對大提琴的擺弄, 一般大小提琴的跳弓打絃是左手握住樂器及絃位不動, 由執弓的右手負責跳動及打擊琴弦, 而在這場音樂會中我發現, 有時候演奏家的跳弓竟然是反其道而行, 右手固定在原地跳弓點絃, 左手竟然在順逆時鐘方向轉動大提琴, 當然擊絃的部位, 發出的聲音都非常不同一般.
節目的安可, 張正傑再度出場, 介紹了由台灣作曲家新編, 全新出爐, 有巴哈fu 的大提琴台灣曲, 此曲是柏林愛樂的成員抵台後才拿到的譜, 奏的是青蚵嫂mix天黑黑, 此曲充分展示出作曲家的水準, 音樂家的功力及對演出地的尊重, 曲末第二首席還拿出鍋鏟用力的敲了地上的炒鍋三下 (天黑黑的 "弄. 破. 碗.") 引發全場哄堂大笑, 及欲罷不能的全場起立安可.
最後一曲安可, 則是非常出人意表的詼諧曲目, 由第一首席拍打音箱開始, 其次是前奏, 當眾人熟悉的頑皮豹旋律出現時, 觀眾席間馬上爆出一陣輕笑聲, 12 把大提琴的頑皮豹, 12位音樂家的口哨聲, 能躬逢其盛, 何等的三生有幸啊!
這是場非常特別的音樂會, 也是場非常有收穫的音樂會, 更是場有 fu 的音樂會, 難得! 難得!!